▲靈鷲山佛教教團今日在竹北新月沙灣種下500棵防風定沙植物,一棵樹苗是一個希望,大家在種下滿滿希望的苗圃歡喜合影。(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
靈鷲山佛教教團與慈心有機基金會今(27)日上午9點,在新竹縣竹北市新月沙灣舉辦植樹活動,法師們帶領近百位信眾,在慈心基金會植樹專員指導下,種下林投、木麻黃和黃槿等500棵防風定沙植物,後續將持續照顧樹種3年,鞏固海岸水土,也達到景觀綠化。靈鷲山佛教教 ...
「魚附林」一詞源於日本,意指在陸地上種樹可以營造魚群棲息、保護周邊漁場與漁業設施的功能。慈心基金會曾經為了復育國寶魚——櫻花鉤吻鮭,於2021年在其分布的大甲溪上游武陵農場啟動種樹2萬棵的造林行動,讓陸生昆蟲、落葉,成為河川生物的營養來源,實踐魚附林 ...
珊瑚礁就像海中的熱帶雨林,提供海洋生物棲息、覓食及避敵、繁殖空間。因此,珊瑚礁生態系是海洋中生產力最高、生物量也最豐富的所在,更是沿岸居民日常生計及海洋旅遊的重要基礎。透由杭灣鄰近陸域種樹造林,可以讓潔淨過的雨水,緩緩地注入海洋,避免過多營養瞬間流入大海,造成有毒海藻大量繁殖,影響珊瑚的生長環境。本次的植樹計畫,不僅創造澎湖海洋產業的價值,更為居民生活開展美好的生態願景。
緯穎(6669)22日宣佈贊助澎湖縣政府與慈心基金會的「澎湖杭灣護漁林及珊瑚復育里海願景計畫」,預計在該地區種下一萬棵樹苗與復育8,000株珊瑚。
澎湖杭灣護漁林及珊瑚復育里海願景計畫,昨天由澎湖縣政府秘書長蔡淇賢與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等人共同啟動,預計三年內改善二.五公頃林地。現今澎湖植樹,都是使用慈心水寶盆並選用在地適生苗木一萬株,打造海岸複層林,並培育八千株珊瑚株,於杭灣海下 ...
緯穎澎湖杭灣造林計畫,運用創新「水寶盆」技術,克服澎湖特有鹽霧、玄武岩地質與強勁東北季風等嚴苛生長條件,顯著提高樹苗存活率達到八成以上,同時預估每年能帶來4.64公噸生物碳儲存量。值得一提的是,杭灣造林也同時為珊瑚復育海域的護漁林,以多樣的樹種、豐富 ...
近年來糧食安全的議題不斷升溫,而保種復育是各國積極尋求的解方,面臨極端氣候影響全球農耕,暴雨、久旱或病蟲害都可能導致某個農作品種就此消失。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於十多年前便積極透過各種方式進行保種復育行動,並於2023年承接農業部農糧署「強化花東地區 ...
今年佛光大學樂活產業學系「百膳孝為先」計畫,日前佛光大學與慈心基金會攜手合作。這一計畫由佛大周鴻騰副教授推出,首先向參與的慈心志工老師們深入解釋孝親安康學習模式的精髓,隨後通過觀賞《盡孝的滋味》這部感人至深的公播版電影,引發了對孝道深層次的反思和討論 ...